乙肝宣傳科普日|愛護肝臟 守護肝臟健康
9月29日是第22個世界心臟日。今年的主題是“use heart to connect”,強調連接與聯系,以心相連,以心相通。今天,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心臟中心于忠祥主任等專家團隊赴萊西市中醫院舉行大型科普宣教義診活動,把健康送到居民家門口。心臟中心專家團隊在院內院外舉辦系列健康科普咨詢活動,為市民進行心臟病預防健康指導。
海慈醫療集團心臟中心主任兼心血管二科主任于忠祥主任醫師介紹,心肌梗死是一種急性、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我國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見病因。高危因素: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超重或肥胖、不合理膳食、少動等。誘發因素:劇烈運動、過度疲勞、暴飲暴食、情緒波動、天氣變化、便秘者用力排便等。9月16日是乙肝科普宣傳日,主題為“愛護肝臟,積極檢測,盡早治療肝炎,珍惜并延長生命”。世界約20億人曾感染乙肝病毒(HBV),其中2.4億人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約有65萬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細胞癌(HCC)。
海慈醫療集團消化一科主任王琳介紹,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在全球肆虐的疾病。乙肝病毒主要侵害肝臟,引起炎癥反應,破壞肝細胞,通常導致肝功能受損。要準確了解乙肝疾病,并做好規范化的治療,這樣才能夠防止乙肝朝著肝纖維化、肝硬化的方向惡化,避免危及生命安全。
乙肝通過哪些途徑傳播?
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不會傳染乙肝病毒。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未發現乙肝病毒能經吸血昆蟲(蚊、臭蟲等)傳播。
乙肝傳播的主要途徑
1、母嬰傳播
胎兒在宮內傳染的幾率為10%,而出生后被感染的可能性高達90%
2、血液傳播
輸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3、其他
性傳播是可能的傳播途徑
一般來說,健康人群無需進行乙肝檢測,但下列人群建議進行檢測:
1.具有高感染風險的相關職業者(如醫護人員);
2.孕婦常規產前檢測;
3.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所生的新生兒;
4.有明確乙肝病毒暴露史和高危行為者(如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性伴侶或共用針頭者);
5.長期血液透析者、HIV感染者和其他免疫功能受損者;
6.有明確癥狀或體征、臨床上懷疑為慢性乙肝者;
7.獻血者。
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患者
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沒有肝炎癥狀和體征,肝功能等各項檢查正常,1年內連續隨訪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圍,肝組織學檢查一般無明顯異常的群體,即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沒有表現出臨床癥狀。
乙肝患者: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并且正在發病,表現出肝臟在受損狀態,僅僅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不能稱為乙肝患者。即感染了乙肝病毒并有臨床表現。
乙肝病毒攜帶者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
1、定期隨訪:慢性HBV攜帶者暫時不需抗病毒治療,但應每3~6個月檢查乙肝“兩對半”、HBV DNA、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肝臟B超。對年齡>30歲,特別是男性或有肝癌家族史者,即使ALT(谷丙轉氨酶)正?;蜉p度升高,也強烈建議做肝組織學檢查確定其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一般不需抗病毒治療,但也應每6個月進行上述檢查。
2、切勿亂治: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的表面抗原自然轉陰率只有2%左右,不要濫用藥物,加重肝臟負擔、增加將來抗病毒藥物的耐藥幾率。
3、勞逸結合:乙肝病毒攜帶者應注意勞逸結合,減少身心壓力,絕對戒酒,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忌熬夜,多食用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品,如蔬菜、牛奶、雞蛋、魚、精瘦肉、豆制品等。
4、養成良好的生活及衛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及公共衛生,不要與其他人共用剃刀、修面工具、牙刷和盥洗用品。
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療
乙肝患者的最終歸宿未必都是肝硬化或者肝癌,只有極少數的患者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乙肝攜帶者中有8-10%可自然血清陰轉,約86%左右的可維持慢性攜帶狀態,有3-4%將向慢性遷延性肝炎或者慢性活動性肝炎演變,其中的10%仍可能自愈,75%的患者長期處于慢性化階段,15%的患者在免疫機制紊亂、胡亂使用藥物、嚴重的心理壓力、生活規律失衡的情況下,最終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慢性乙肝治療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合對癥治療,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長期規范的抗病毒治療能夠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復制,延緩疾病進展。
血清乙肝病毒DNA陽性、谷丙轉氨酶正?;颊?,如有以下情形之一,則疾病進展風險較大,建議抗病毒治療:
1.肝組織學顯示明顯的肝臟炎癥或纖維化;
2.谷丙轉氨酶持續正常(每3個月檢查1次,持續12個月),但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且年齡>30歲;
3.谷丙轉氨酶持續正常,無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但年齡>30歲,行肝纖維化無創診斷技術檢查或肝組織學檢查,存在明顯肝臟炎癥或纖維化;
4.有乙肝病毒感染相關的肝外表現,如腎小球腎炎、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
抗病毒治療需要長期堅持,同時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依從性,定期檢查,預防和及時治療肝硬化、肝癌及其并發癥。
急性心肌梗死的癥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表現癥狀為突然發作的,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的心前區壓榨性疼痛或憋悶感,患者常有瀕死的感覺。典型癥狀表現為心前區疼痛或憋悶感。疼痛或憋悶部位主要指胸骨后方,向左下方可延伸到左側肋骨、上腹部,向上可到左側肩、背甚至口腔、頭部。部分患者也可表現在左上肢。疼痛性質多為心前區的“壓迫感、擠壓感、沉重感”。部分患者胸部無明顯感覺,僅胸部以外其他部位有鈍痛或不適感。疼痛持續時間較長,多超過30分鐘以上,無明顯疼痛峰值,安靜休息或應用硝酸甘油等藥物并不能很快減輕癥狀。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
心臟中心心血管二科二病區副主任范廣慈副主任醫師提醒,既往無心臟疾病者,如果突然出現胸痛,或已知有心臟疾病,突然出現胸痛、肩背痛、上腹痛、頭暈、惡心等癥狀,即可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片或10粒速效救心丸。5~10分鐘后,上述癥狀未能明顯緩解,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癥,實際生活中,每個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各異,無法確切的說何種治療方法最佳。常用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對于急性心梗的患者,要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明確診斷,及時治療。常用的藥物有鎮靜止疼類藥物、擴張冠狀動脈藥物、減少心肌耗氧藥物、抗血栓藥物、調脂藥物、溶栓藥物等。手術主要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和緊急冠狀動脈旁路搭橋術。日常生活中如果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心前區疼痛、憋悶等不適癥狀,建議積極就醫咨詢,由專業的醫師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恰當的治療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能治愈嗎?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乐貢r引起心肌缺血?壞死的階段,在此階段,壞死的心肌尚無有效治療手段恢復,且由于冠心病的病因無法根治,急性心肌梗死實際無法“治愈”,患者有再次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對于該病來說,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緩解癥狀、控制病情進展是治療的主要目標。
急性心肌梗死怎么預防?
急性心肌梗死是各種原因阻塞冠狀動脈造成心肌缺血壞死的疾病,栓子阻塞、管腔縮窄、血管彈性喪失、物理因素壓迫等均可能造成本病。
此外,不熬夜、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做到勞逸結合。
戒煙。香煙內含多種有毒物質,長期吸煙損傷血管內皮,血管彈性降低。
合理飲食。低鹽、低脂、低糖,適當攝入魚肉等蛋白質,多吃蔬菜和水果。
適當運動。盡量避免久坐,建議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限酒或者不飲酒。男性葡萄酒小于100ml,或啤酒小于250 ml,或白酒小于50ml,女性減半。
如果有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等高危因素,一定要積極控制。
保持良好心態。
海慈醫療集團心臟中心由心臟外科、心血管一科、心血管二科及心血管三科(全科醫學科)組成,打造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顫中心、心臟病康復中心、結構性心臟病中心“五位一體”的高水平心臟中心。心臟中心按照國際化心臟病治療原則和發展模式,整合了中西醫、內外科多學科優勢資源,優化臨床路徑和技術流程,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制定個性化、最優化治療方案,進行精準治療及周密照護,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心臟健康保障。“中心制”模式使內外科協同治療心血管疑難雜癥,為患者制定精準、全面的治療方案。
下載附件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 本部地址:青島市市北區人民路4號
門診服務臺電話:0532-83777856(服務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7:00)
預約掛號咨詢電話:0532-83777800/83777801(服務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7:00)
行政總值班電話:0532-83777527 院長熱線:17669757858
南院區:青島市市南區棲霞路18號
西院區(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青島市市南區嘉祥路3號
醫患溝通辦公室電話:83777016("紅包"治理專項投訴電話) 受理時間: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