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護心:如何做到“心不衰,力不竭”?
心臟是人體重要器官之一,它是人體的發動機,將血液輸送到身體各處。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疾病的嚴重表現或終末階段,也是目前心血管疾病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臟走向衰竭,也就意味著生命逐漸凋亡。
心力衰竭是多種原因導致心臟結構和(或)功能的異常改變,使心室收縮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從而引起的一組復雜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疲乏和液體潴留(肺淤血、體循環淤血及外周水腫)等。心力衰竭死亡率高,預后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是心血管領域尚未被攻克的“堡壘”之一,也是心血管病的最后“戰場”。
一、心力衰竭的早期識別
海慈醫療集團心臟中心心血管一科副主任周景想介紹,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群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若能從以下的蛛絲馬跡中識別早期心衰,并給予早期治療,非常關鍵與重要。
1.呼吸困難活動后出現的喘息、氣短癥狀,或睡覺需墊高枕頭,甚至夜間睡眠中憋醒及不能平臥入睡等。
2.下肢水腫 早期僅見于足背及踝部,后逐漸向上發展至小腿,嚴重時甚至可導致全身及顏面部水腫。
3.咳嗽、咳白色泡沫痰 咳嗽、痰稀成泡沫樣,或干咳,尤其夜間明顯或平臥位時明顯。
4.夜尿增多。
5.惡心、腹脹等消化道癥狀。
6.乏力、失眠等。
如果既往有相關心血管危險因素及合并疾病,存在上述部分癥狀,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可以進行心電圖、心臟彩超、運動負荷試驗、腦鈉肽等相關檢查協助診斷。
二、心力衰竭的居家管理
心力衰竭居家管理對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居家管理主要包括:記錄心率和血壓、每日測體重、按醫囑服藥、合理飲食、戒煙、適度運動、了解心衰的預警癥狀定期隨診等。
在合理飲食方面應限制水分的攝取量(包括飲料、湯等),病情較重的患者每日最多入量1.5-2L,少量多次;少鹽,建議輕度心衰患者每天攝入食鹽2-3g,中到重度心衰患者每天攝入食鹽少于1-2g;避免高脂肪的食物,盡量吃水果、蔬菜、低脂肪的奶制品、麥片及魚類。
當出現以下心衰預警癥狀時,請盡快到正規醫療機構心血管內科門診就診:疲乏無力加重、呼吸困難,特別是平躺或休息時加重、體重明顯增加、腳部,踝關節,下肢水腫,特別是日趨嚴重、咳嗽加重、腹脹,食欲不振、心慌,心跳加快,心律不齊、血壓控制不佳等。
三、心力衰竭的運動康復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康復運動,能改善心衰患者活動耐量、生活質量,并降低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但并非所有心力衰竭患者都適宜做康復鍛煉,NYHA心功能I~Ⅲ級的穩定性心衰患者是適宜人群。有氧運動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康復的主要形式,運動種類包括走路、踏車、游泳、騎自行車、爬樓梯、太極拳等。運動時間為每次20~50分鐘,每周3~5次。運動強度的評判需要??漆t師的指導,專業的醫師會根據心力衰竭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的運動方案。
四、心力衰竭的中西醫并重治療
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因人制宜,綜合患者整體病情,采用中藥飲片、中醫適宜技術、中醫導引功法、食療藥膳等中醫手段,進行多靶點、多環節、多途徑的干預,以糾正體質、減輕癥狀、改善預后。如心衰患者服用西藥往往出現血壓偏低、不能耐受,患者常出現氣短、頭暈、疲勞等癥狀,多表現為氣虛,在辨證治療中加人參、黃芪等補氣升提之品;心衰患者后期多出現夜間潮熱、盜汗、手足心發熱,舌紅少苔,多表現為陰虛,加玉竹、生地等滋陰清熱之品;患者如怕冷、手足不溫,舌淡胖,屬于陽氣虧虛,加附子、干姜等溫補陽氣藥物治療。
心力衰竭的治療是一個專業復雜的過程,需要通過綜合評估后,制定規范的管理方案。早期識別、早期干預、綜合管理、主動康復、中西并重,是防治心力衰竭發生發展的重要基礎。
下載附件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 本部地址:青島市市北區人民路4號
門診服務臺電話:0532-83777856(服務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7:00)
預約掛號咨詢電話:0532-83777800/83777801(服務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7:00)
行政總值班電話:0532-83777527 院長熱線:17669757858
南院區:青島市市南區棲霞路18號
西院區(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青島市市南區嘉祥路3號
醫患溝通辦公室電話:83777016("紅包"治理專項投訴電話) 受理時間: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