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話健康④ | 舌尖上的“美食養生” 您吃對了嗎?
中醫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吃對了能夠防治疾病,這是中醫養生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哪些食物能入藥,怎么吃才能防病治???海慈醫療集團推出“藥食同源”系列健康知識,一起把食物中的“藥材”吃出養生防病的新高度,今天為您推薦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藥食同源”食物,您吃對了嗎?
海慈醫療集團藥劑科中草藥房、臨床藥理實驗基地主任白小英介紹,體質是人體的先天遺傳和后天生活中形成的,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心理和性格等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性。健康的飲食搭配可以調整體質,甚至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飲食安排應與體質相協調,才能達到強健體魄和平衡陰陽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有以下常見的“藥食同源”食物,您吃對了嗎?
山藥
治療肺虛。山藥可以補肺氣,滋肺陰,適用于肺虛咳喘。
治療脾虛。山藥性味甘平,滋養脾陰。適用于消瘦乏力、食少。含有較多營養成分又好消化,可以制成食品長期服用,對慢性久病者和病后虛弱者都是好的調理品。
對于嬰幼兒消化不良、泄瀉;小兒秋季腹瀉、濕疹有一定治療作用。
白果
咳嗽痰多氣喘。白果能斂肺止咳而定痰喘,適用于咳嗽氣急較劇的癥候,在臨床上常與麻黃、甘草等藥配伍,用治哮喘咳嗽等病癥;如兼有肺熱現象,可再加桑白皮、黃芩等清肺藥品。
白帶、白濁及小便頻數。白果長于固澀,故可止帶濁、縮小便,常與芡實、蓮子等配伍同用。
溫馨提示:白果生食有毒,需加工或炮制后服用,每日用量5-10克,不可多食。
百合
肺熱咳嗽,神思恍惚。本品甘寒,能清肺潤燥,常用于肺燥或肺熱咳嗽等癥;能寧心安神,可用于熱病后余熱未清,神思恍惚等癥。
肺燥或肺熱咳嗽。常配麥冬、沙參、貝母、甘草等。
熱病后余熱未清、神思恍惚??膳渲?、地黃等。
赤小豆
治水腫,腳氣單用煎服,食豆飲汁,或與茯苓、豬苓、澤瀉等利水滲濕藥配用。腳氣浮腫并可煎汁溫漬足膝。若遍身水腫,氣急不得坐臥,以赤小豆配桑白皮瀉肺行水消腫。
傷寒瘀熱、黃疸尚輕。赤小豆與麻黃、連翹等同用,以發表清熱。
治腸癰。常配薏苡仁等同用。
大棗
失眠、臟躁。大棗能安心養神,是治療臟躁的重要藥品。因癥狀多與心陰不足有關,與小麥、甘草一起使用,治療煩悶虛勞失眠。
脾虛證。大棗性甘、溫,能補脾益氣,使用脾氣虛弱導致的消瘦、乏力、便溏等癥??蓡斡?;可與人參、白術等補脾益氣藥同用。
生姜
感冒輕癥。生姜用于解表,主要為發散風寒;發汗作用較弱。預防感冒:煎湯,加紅糖趁熱服用,能得汗而解;增強發汗力量:配麻黃、桂枝,輔助發汗解表。
肺寒咳嗽。生姜性溫,可以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對于肺寒咳嗽,有痰無痰、有無風寒都能使用。與杏仁、麻黃同用,可以治療風寒咳嗽、頭痛、痰多。
枸杞子
滋腎、肝陰。枸杞子能夠滋肝腎陰,能夠補肝腎精。
益精血。枸杞子可治療精血不足所致的視力減退、耳聾、須發早白、頭暈目眩等癥。
桑椹
津傷口渴、消渴及腸燥便秘。桑椹能生津止渴,潤腸通便。兼陰血虧虛者,又能補養陰血。食用鮮品對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及腸燥便秘等癥有功效。
肝腎陰虛。桑椹既能補益肝腎又能涼血退熱,對治療肝腎陰虛導致的頭暈耳鳴、目暗昏花、關節不利、失眠等有功效。常與熟地黃何首烏等滋陰、補血之品同用。
歷代中醫名家利用藥食同源物種的平常易得、食性平和、物美價廉優點,以食物代替藥物進行食療。藥食同源的養生和治療方式可以預防疾病,控制、緩解常見病癥,達到平衡陰陽、調和氣血、養生延年的功效。
下載附件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 本部地址:青島市市北區人民路4號
門診服務臺電話:0532-83777856(服務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7:00)
預約掛號咨詢電話:0532-83777800/83777801(服務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7:00)
行政總值班電話:0532-83777527 院長熱線:17669757858
南院區:青島市市南區棲霞路18號
西院區(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青島市市南區嘉祥路3號
醫患溝通辦公室電話:83777016("紅包"治理專項投訴電話) 受理時間: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