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也是???可能是肝臟在求救
季節交替,氣溫回暖,常常感到困倦、疲乏?“春困”休息后得不到緩解,可能是肝臟在求救!
如何緩解春天犯困沒精神?
海慈醫療集團消化中心副主任王琳介紹,“春困”是常見現象,正常情況下,可以通過生活作息的調理達到緩解。如果午休后,下午還是特別慵懶,或者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體重下降等現象,這種情況就是病態的春困現象,是有可能肝病導致的肝病引發的困倦,這種困倦在睡眠之后往往不能緩解。
中醫認為,“春困”與肝疏泄功能減弱、陽氣升動不足、氣血調動不到位有關。對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患者來說,如果春天的肝陽上亢沒有得到很好的疏泄,在春天出現乏力、眼睛干澀、兩肋疼痛、食欲減退等癥狀,很可能是疾病復發,肝功能有所損害。并且,肝病患者即便在春季沒有不適,也建議在春天復查下自己的身體,或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量服藥調理和預防。
此外,正常的生理反應也會導致“春困”,春天氣溫逐漸回升,人體的新陳代謝變得旺盛,總耗氧量不斷加大,且全身血管舒張,導致外周需要的血液增加,從而出現腦供血不足,引起“春困”。生物鐘的改變、作息不規律、生活壓力較大、長時間熬夜或用腦過度、貧血、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較差、低鉀血癥患者等也會出現“春困”的現象。
春季如何正確養肝?
集團消化中心張向磊主治醫師介紹,作息規律,避免熬夜,讓肝臟得到充分的休息;合理飲食,主食選擇高熱量的食物,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避免暴飲暴食;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適當進行快走、慢跑等體育鍛煉;避免過度飲酒,以免導致肝炎、肝硬化等嚴重情況的發生。
如何緩解“春困”?
1.保證充足睡眠,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每天晚上盡量在11點之前入睡,每天的睡眠時間控制在7~8個小時左右,避免長時間熬夜。如果條件允許,中午可以適當午休,以便補充精力,改善春困的癥狀。
2.合理搭配飲食。春困時,可以多吃些堿性食物,比如海帶、蘋果等,這有助于中和肌肉中的酸性物質,消除疲勞。還應注意少食辛辣,多吃青菜、水果等滋潤食物,可酌情選用蜂蜜、大棗、山藥等養肝護肝的食物。這樣既有利于養肝,又能固護脾胃。還可選用具有明目、養胃、利肝、清熱解毒等作用的春季時令蔬菜,像香椿、馬蘭頭、薺菜、春筍等,以養陽斂陰,養肝護脾。
3.積極進行戶外運動。春天氣溫回升,空氣比較新鮮,負離子含量較多,可以補充細胞的負電荷,并作用于人體神經末梢感受器,緩解春困現象。所以春天要多到戶外活動,可以選擇在戶外散步或者慢跑。
4.也可以按摩以下穴位,可以起到安神定志、調整睡眠的作用。
風池穴:
沿著耳垂一直向后推,所摸到的一個凹陷地方就是。按摩此穴可提神,同時緩解眼部疲勞。
按摩方法:保持身體正直,雙手拇指分別置于兩側風池穴,頭后仰,拇指環形轉動,可感到此處有明顯的酸脹感。
太陽穴:
在兩眉梢后凹陷處。按摩此穴不僅能夠提神,還可以緩解頭痛。
按摩方法:雙手拇指或食指分別置于兩側太陽穴,輕柔地環形轉動。還可以將手掌貼在頭上,以雙手掌根部稍用力按摩。
百會穴:
在頭頂正中心,兩耳尖直上連線的中點。按摩此穴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
按摩方法:體端正,雙手指疊按于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同時可做輕柔的環形按揉。
內關穴:
距離手腕掌面橫紋的中點之上有兩個橫指,兩根筋(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的凹陷處。按摩此穴有和胃降逆、寬胸理氣之功,可以緩解春季疲勞的惡心、胸悶、心慌等癥狀。
按摩方法:用拇指尖在穴位上持續用力按壓或者繞圈按揉。
三陰交:
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脛骨,它就在脛骨的后方。此穴乃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故能通調肝脾腎之經氣,達到健脾、益腎、養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統攝于脾,受藏于肝,內養于腎,心氣下交,則神志安寧。
下載附件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 本部地址:青島市市北區人民路4號
門診服務臺電話:0532-83777856(服務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7:00)
預約掛號咨詢電話:0532-83777800/83777801(服務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7:00)
行政總值班電話:0532-83777527 院長熱線:17669757858
南院區:青島市市南區棲霞路18號
西院區(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青島市市南區嘉祥路3號
醫患溝通辦公室電話:83777016("紅包"治理專項投訴電話) 受理時間: 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
